來源:云上黃岡
從商貿中心,到餐飲中心,從普通工作人員,到后勤集團飲食中心中層管理者,21年來,不論崗位和身份如何變化,沈敏堅持“工匠精神”的價值追求不變。
在這一精神的指引下,工作中,不論大事小事,他事事有回音,件件能閉環(huán),把簡單事做到極致。特別是擔任黃岡師范學院后勤集團教工餐廳負責人后,他更是將“工匠精神”踐行到每日之中,僅用3年時間,就將餐廳滿意度從82%提升至98%。
他也被公認為讓組織放心、使服務貼心、令同事暖心、保師生滿意的后勤“三心一意人”。2025年3月,沈敏被評為黃岡師范學院“最美一線教職工”。
組織放心人:
后勤一塊磚,哪里需要哪里搬
2003年,26歲的沈敏進入黃岡師范學院后勤集團,21年里,他做過收銀員、領班、保管員、商貿中心管理人員,到如今的教工餐廳負責人,他始終樂做后勤一塊磚,哪里需要哪里搬。
2013年,學校老校區(qū)整體搬遷。過渡期,校園超市活兒多事情雜,且效益低,待遇比新校區(qū)也約低30%。
“當時大家都想在新校區(qū)工作,老校區(qū)超市沒人愿去。沒想到,原本在新校區(qū)工作的沈敏,非常爽快同意調到老校區(qū)超市。”何娟回憶道。
那段時間,除日常經營,還要清點倉庫、分批打包、開單運貨……“常常忙到晚上10多點多才下班,早上6點多就上班,”沈敏說,“有時僅開單子,就寫到手軟。”但他硬是一個人扛起了所有。
2021年底,調任后勤集團教工餐廳負責人。沈敏坦言, 剛開始到教工餐廳工作,內心是抗拒的,因為眾口難調,餐飲是一件怎么做都無法讓所有人滿意的工作。并且,在師院后勤集團商貿中心已工作18年,44歲再來到一個陌生的領域,也害怕自己做不好。
但轉念一想,作為后勤集團的一員,個人應該服從組織,“小我”應該遵從集團“大我”,只要集團有需要,無論什么崗位,都應全力以赴。
思路一變,天地寬。沈敏暗暗下決心:要做就做最好!
教工餐廳于2015年開業(yè),深入工作后,他意識到,當年打造的就餐環(huán)境已不能滿足當下的需求,升級餐廳環(huán)境迫在眉睫。
取得集團領導的支持后,他立馬帶領團隊深入調研,收集民意、制定計劃……經過2個多月的日夜奮戰(zhàn),集團共投入50多萬元,完成對教工餐廳的全面升級。
升級后,餐廳煥然一新。原有長條餐桌,變身為原木餐桌椅。獨立設計的卡座,浪漫又有格調。新裝的中央空調,讓餐廳四季宜人。新引入的綠植墻和藝術裝飾,與二十四節(jié)氣飲食文化墻相得益彰。
同時,在服務和安全上,也頗為用心。餐廳提出“微笑服務”,增供餐巾紙、調料包等易耗品;為行動不便的老年教職工,貼心地增設無障礙通道和優(yōu)先取餐窗口。并建立起“源頭可溯、過程可控、責任可追”的食品安全體系,新購全自動洗碗機……
如今,“花園式”的餐廳環(huán)境,不僅成為學校一道靚麗的風景,細致周到的服務,也贏得教職工一片好評。
2024年,教工餐廳就餐人數創(chuàng)造歷史新高,日均突破500人次。黃岡師范學院后勤集團總經理張章說:“關鍵時刻,沈敏總能勇挑重擔。在他的帶領下,教工餐廳實現了由“表”及“里”的蛻變,對他的工作,我們非常放心。”
服務“貼心人”:
創(chuàng)新菜品,每天40%的菜品不重樣
黃岡師范學院的教職工來自于五湖四海,飲食習慣各不相同。
如何讓大家吃飽吃好?
沈敏深知,菜品豐富、綠色健康、味道好才是關鍵。
因此,他帶領團隊一起創(chuàng)新菜品,向“美食家”變身。
以前很少做飯的他,開始拿起菜刀和菜譜,學習研究起各種菜系,經常跟著美食博主學做菜。他和團隊成員先后創(chuàng)新推出了口水雞、東坡肉、粗餐套餐等幾百種菜品。還根據四季和二十四節(jié)氣推出時令菜品和特色菜品。
“持續(xù)創(chuàng)新菜品,沈敏和團隊一年至少向教職工提供2000多個菜品,餐廳每天有40%菜品不重樣,”后勤集團餐飲中心負責人戴前鋒介紹。
繼2023年,與時俱進地推出小碗菜后,2024年,教工餐廳春季又新推出薺菜餛飩、香椿炒蛋等時令菜;夏季奉上涼拌苦瓜、綠豆湯等消暑菜品;秋季則以桂花糖藕、板栗燒雞烘托節(jié)日氛圍;冬季則推出羊肉湯、紅糖姜茶等暖身餐品,可謂是“四季有味、節(jié)節(jié)有鮮”。
餐廳還結合二十四節(jié)氣文化,讓三絲春卷、問政山筍、雪梨三吃、茶香排骨等飲食文化上墻,傳承傳統飲食文化的魅力。
近兩年,健康飲食的理念深入人心,沈敏組織餐廳換掉油炸食品,并針對糖尿病、高血壓人群,推出“控糖套餐”、“低鈉套餐”等。
學校教師鄧緒高說:“學校不少老師血糖、血脂偏高,沒想到餐廳為他們設計了個性化餐單,推出低油、低鹽、低糖“三低”健康餐,并且餐廳干凈衛(wèi)生,大家就餐都很放心。”
含情用心的貼心服務,贏得了教師們認可,僅教工餐廳的“健康餐”窗口成為一大亮點,日均接待量突破200人次。
團隊暖心人:
幸福后勤“踐行者”,餐廳師生滿意度達到98%
“打造幸福后勤,讓師生吃出幸福感一直是我們后勤集團的目標。”沈敏說。
作為教工餐廳的負責人 ,這幾年,他身體力行,爭做幸福后勤“踐行者”,讓員工在工作中,收獲職業(yè)幸福感、獲得感。
教工餐廳團隊只有8個人,食堂工作瑣碎、繁雜,一忙起來,就人手緊張。沈敏始終與大家團結在一起,帶著大家干,干給大家看,不時化身切菜員、服務員、質檢員……
“大家看到沈主任都在擼起袖子加油干,自然會主動把事做好。”餐廳服務人員江芬說。最讓團隊感動的是,沈敏事事都身先士卒,用行動感染、感動著大家。
記得2022年校園封閉管理期間,沈敏帶領員工,以教工餐廳為家,連續(xù)60多天堅守在學校,扛起500余名留校教職工的供餐重任。
那時,人手不足,他身兼數職:既是采購員、廚師,又是配送員、消殺員。每天早上5點就起床,開著三輪車到學校大門口接收蔬菜肉類等物資,開始了一天的忙碌,直到晚上10點多才休息。
后來,餐廳同事也紛紛感染“倒下”,只剩下沈敏等4位員工。在他的帶領下,依然做好了500余名留校教職工的供餐保障。“學校周到的服務保障,讓我們感受到了作為黃師人的幸福。”教師徐丹說道。
2023年,紅案師傅張磊新加入餐廳,經過一年多的磨煉,成長為后廚獨擋一名的骨干。沈敏看在眼里,多次主動向集團申請,為其爭取福利待遇。在他的努力下,集團為張磊每月增加500元待遇,讓能干事的人擁有了實實在在的職業(yè)獲得感。
每年三八婦女節(jié)、冬至日、中秋節(jié)等節(jié)假日,教工餐廳會邀請教職工、留學生代表等和校領導一起包餃子、品美食。每年考研前夕,還會為考研學生送上“餃子宴”壯行。
人文關懷暖胃,更暖心。在他的帶領下,教工餐廳的8人團隊親如一家人,教工餐廳成為學校8個餐廳的樣板餐廳,2024年,教工餐廳滿意度達到98%,比三年前提升了14%。
2025年3月,沈敏獲得黃岡師范學院2024年度“最美一線教職工”的稱號,全校僅十人獲此榮譽。
面對此榮譽,沈敏說,后勤工作無止境,對他來說,讓教職工滿意,是他最大的滿足。
新聞鏈接:https://huanggang.cjyun.org/p/466494.html